校园快讯
通知公告
最新动态

激发跨学科对话,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我校成功举办首届院长/博士论坛(院长专题篇)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31日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习型社会建设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国家及省市开放大学综合改革方案,以及市委“三个开放”办学指示精神。10月30日-31日,我校成功举办首届院长/博士论坛。校党委书记李欣,党委副书记、校长任晓雨,副校长冯波,副校长孟晓蕊,中层干部以及全体教师出席论坛。党委副书记、校长任晓雨在开幕式致辞,副校长冯波主持开幕式。

图片1.png

李欣书记做总结讲话

开幕式后,副校长孟晓蕊为中层干部以及全体教师做了题为《融通开放 赋能银龄--开放大学引领社区(老年)教育高质量发展新征程》的特邀报告,为我校今后锚定社区(老年)教育发展方向、明晰工作思路、破解发展难题提供了科学指引和行动遵循。

1761921192_7285.png

任晓雨校长致开幕词

分论坛期间,来自学校5位二级学院院长和6位博士开展交流研讨。他们围绕开放大学高质量转型和终身教育发展深入思考、系统梳理,并结合岗位工作就“十五五”期间的工作设想展开研讨,进一步凝聚了共识,为开创服务现代化洛阳建设新局面提供支持。党群工作部部长高鹏、社区教育新课程研究院副院长刘法权分别主持院长论坛和博士论坛。

1761921224_1183.png

冯波副校长主持开幕式

 

孟晓蕊洛阳开放大学党委委员、副校长

1761921803_4288.jpg

孟晓蕊副校长围绕开放大学引领社区(老年)教育高质量发展主题,系统分析了老龄化背景下老年教育的现状、挑战与未来路径。她通过全球及我国及洛阳市老龄化数据,揭示老年人口规模扩大、素质提升等趋势,指出老年教育需求已从“休闲娱乐”转向“价值实现”。孟校长梳理了国际与国内老年教育的政策演进,强调老年教育在应对老龄化、发展银发经济、构建终身学习体系中的战略价值。她指出,当前社区老年教育存在资源供给不均、课程同质化、协同机制不完善、数字化适配不足等瓶颈。

对此,孟校长提出开放大学应通过四大方向破局:一是专业化提质,建立需求数据库、优化课程体系;二是搭建协同平台,整合校企、医疗等多方资源,建设“无围墙”大学;三是推进普惠公平,覆盖农村、特殊群体;四是数字赋能,升级适老平台、开展数字素养辅导。最后,孟校长强调开放大学需扛起使命,以开放包容姿态推动社区老年教育从“老有所学”迈向“优有所学”,助力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王燕峰 社区教育学院院长

图片5.png

王燕峰院长结合洛阳社区(老年)大学的实践探索,围绕社区(老年)教育课程体系建设以及课程进社区这两个核心议题进行了发言。他提出社区(老年)教育课程体系建设未来将以“思政引领、健康为基、技能赋能”为逻辑主线,构建三大板块有机衔接的内容体系,且每个板块均形成“课程主题+核心内容+配套资源”的完整闭环。未来,社区(老年)教育学院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关于“推进教育数字化,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的重要指示,继续深耕课程体系建设,不断优化课程内容和结构,提升课程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并将进一步加大课程进社区的推进力度,扩大教育服务的覆盖面,让优质教育资源真正惠及每一位居民。同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通过引进、培养、培训等多种方式,打造一支高素质的专兼职教师队伍;深化多方合作,整合更多优质资源,形成推动社区(老年)教育发展的强大合力。


崔岩  培训学院院长

1761921357_9390.png

崔岩院长围绕社会培训主题,系统阐述了实践探索、现实挑战与发展路径三大核心内容。实践探索方面,她立足本土需求,分享了我校在社会培训中的具体举措与积累的经验,强调培训需贴合地方发展实际与群众终身学习需求。同时,崔院长指出,当前培训存在资源整合不足、课程针对性有待提升、服务模式创新滞后等问题,制约了培训质量与影响力的提升。最后,她提出,应强化本土资源对接,优化课程体系设计,创新培训服务模式;同时加强多方合作,以应对挑战,推动我校社会培训高质量发展,更好地发挥服务终身教育与地方发展的作用,为相关工作开展提供了清晰的思路与方向。

白雪琳 社区教育服务指导中心办公室主任

1761921501_6802.png

白雪琳主任以“深化社区教育服务助力学习型社会建设”为主题,介绍了洛阳开放大学在推动社区教育与学习型社会建设方面的主要成绩,如初步构建起覆盖城乡的四级社区教育体系,建设了“洛·学堂”洛阳终身学习公共服务平台,挖掘培育了多个国家级和省级终身学习品牌项目,成立社区教育新课程研究院等。同时她分析了当前在顶层设计、资源整合、队伍建设、品牌特色和理论研究等方面存在的不足与挑战,并对下一步工作展开了设想,她强调,下一步将从完善制度机制、优化资源平台、推动服务下沉、强化品牌塑造和课程体系开发等多方面持续发力,进一步深化社区教育服务,助力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


张蔚 社区教育新课程研究院院长

1761921575_1366.png

张蔚院长以《锚定终身教育高质量发展--美术赋能社区教育课程体系化建设路径》为题,探讨了如何通过美术教育推动社区教育课程的体系化建设,以实现终身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她强调了美术在社区教育中的重要作用,认为美术教育不仅可以提升居民的审美素养,还能促进社区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在课程体系构建方面,她阐释了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理念,关注个体学习需求与兴趣,结合社会发展趋势,推动社区教育课程与职业技能培训、继续教育等的无缝对接。如采用“三阶成长模型”,在启蒙阶段用“案例沉浸法”激发兴趣,深耕阶段以“项目制学习”锤炼技能,突破阶段借“跨课程融合”拓宽视野。同时,强调了课程内容的多元化和实践性,通过跨学科整合、引入地方文化特色等方式,丰富课程内容,并利用项目式学习、混合式教学等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左玉新 开放教育学院副院长

图片9.png

左玉新副院长指出,为应对学习者多样化需求,开放教育学院必须从粗放管理转向精细化管理,以此赋能高质量发展。其重点举措是围绕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全流程,在招生、教学、学籍、考试等关键环节实现精准施策与过程管控,例如通过精准招生分类、动态学习预警、个性化论文指导及严肃考风考纪等具体手段,最终目标是在坚实的组织与信息化保障下,全面提升育人质量、管理效率和学生满意度,推动开放教育持续稳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