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开放大学致力于“建设社区教育特色鲜明的综合型服务型新高校”,以服务全民终身学习和技能社会建设为主线,以服务社区发展治理为导向,以满足人民群众个性化、多样化教育需求为任务,而面对新需求,新课程的开发、推广和转化工作,迫在眉睫。4月3日上午,“洛阳市社区教育新课程研究院(筹)教学研讨活动”在洛阳开放大学成功举办。来自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郑州大学、河南体育学院、郑州轻工业大学、郑州科技学院、中国康复研究中心等高校学者和社区教育专家代表、洛阳市教育局、河南开放大学领导、企业代表等齐聚一堂,围绕社区教育高质量发展与研究院筹建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度研讨,为洛阳市社区教育创新发展注入新动能。洛阳开放大学校领导班子、相关处室负责人及教师代表参与此次研讨活动。研讨会由洛阳开放大学党委书记李欣主持。
洛阳开放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任晓雨致欢迎辞。任晓雨首先代表洛阳开放大学,向莅临指导的各位领导、潜心钻研的专家学者、深耕一线的社区教育工作者表示最诚挚的欢迎,他指出,本次研讨活动既是一次思想解放的“破冰行动”,更是一场躬身入局的“洛阳实践”。未来,我们将以洛阳市社区教育新课程研究院的建设为抓手,让社区教育成为技能人才培育的“孵化器”、城市文化传承的“基因库”和基层治理创新的“润滑剂”。
研讨会上,与会代表以洛阳市社区教育新课程研究院建设的可行性为基础,系统讨论研究院的职能定位、组织架构及运行机制。
经过深入的研讨,与会专家一致认为,洛阳市社区教育新课程研究院的建设需以“创新破局、扎根本土、科技赋能”为三大支柱,既要仰望星空规划顶层设计,更需脚踏实地回应民生需求。洛阳市社区教育新课程研究院的建立,一是要以“新”贯穿教育全链条,重塑社区教育内核,从传统的“知识普及”转向“能力赋能”,聚焦居民就业技能、数字素养、社区参与等核心需求,开发实践型课程、探索“项目式学习”“场景化教学”新模式、打造沉浸式教育场景,构建“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体系,实现个性化课程推送。二是要明确功能定位,构建多层次课程体系,既可以面向全龄段居民,开设普惠性通识课程,也可以立足洛阳“文旅名城”定位,开发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课程,还可以对接产业升级需求,联合企业定制技能认证课程,助力“技能洛阳”建设。三是要深挖文化基因,立足本土文化与地域特色,依托社区实践基地,培育孵化特色品牌项目,总结成功案例,形成可复制的“洛阳经验”。四是拥抱AI时代,构建“双线融合”教育生态,加强自媒体矩阵建设,开通抖音号、微信视频号,通过短视频、直播课等形式传播优质内容,打造特色账号,建立社区教育大数据平台,实时监测课程参与度、技能转化率等指标,动态优化课程供给。
本次研讨活动既是对社区教育顶层设计的系统性谋划,更是对群众终身学习需求的精准回应。洛阳市社区教育新课程研究院的筹建将立足“洛阳所需”,打造“百姓所盼”的优质课程,让教育成为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新基建”。今后,洛阳开放大学将进一步结合社区教育新需求、新教学场景、新教学手段及新科技应用等要素,积极探索社区教育新课程的开发、推广和转化工作,让课程研发与城市发展同频共振,真正实现“教育润民生、学习促共富”的愿景。